很多人认为,近视度数在成年后(18岁以后)会趋于稳定,不会再明显加深。然而,近年来的研究和临床观察发现,成年人近视加重的情况并不少见,尤其是在电子产品普及、近距离用眼时间增加的现代生活中。
一
传统观点:
成年后近视趋于稳定
传统医学认为,青少年时期是近视发展的“高危期”,因为眼球随身体发育而增长。成年后,眼球发育基本停止,近视度数趋于稳定。这一观点适用于部分人群,尤其是用眼习惯良好、无遗传性眼病的人。
二
新趋势:
成年人近视为何会加深
1. 环境与用眼习惯
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工作、学习、刷手机等行为导致睫状肌持续紧张,可能加速眼轴增长。
光照不足:室内光线昏暗或屏幕蓝光刺激,可能影响眼球正常调节功能。
缺乏户外活动:自然光中的紫外线有助于抑制眼轴过度增长,而现代人普遍户外时间不足。
2. 病理性近视
约2%的人群属于病理性近视(遗传性或高度近视),这类患者的眼轴会持续异常增长,度数可能终身加深,并伴随视网膜脱落、黄斑病变等风险。
3. 其他因素
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可能引起暂时性近视;
白内障早期也可能导致近视度数变化。
三
如何保护成年后的视力?
1. 调整用眼习惯
遵循“20-20-20法则”:每用眼20分钟,看20英尺(约6米)外物体20秒; 保持屏幕距离50厘米以上,亮度与环境光匹配。
2. 增加户外活动
每天至少1小时户外活动,自然光有助于调节眼压和眼轴生长。
3. 医学干预
高度近视者可选择特殊镜片(如离焦镜片)。病理性近视需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必要时通过激光或手术干预。
4. 健康生活方式
保证睡眠,减少熬夜;控制血糖、血压,降低全身性疾病对眼睛的影响。
成年后近视仍可能因环境、遗传或疾病而加深,但通过科学护眼和定期检查,多数人可以有效控制度数增长。若发现视力异常变化,务必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眼睛是感知世界的窗口,保护视力是一生的功课!
作者:张佳佳
来源:宣武普外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