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发生一起令人痛心的悲剧。一位母亲在医院分娩二胎期间,家中5岁的儿子突发高烧,尽管爷爷奶奶给孩子服用了退烧药,但体温持续不退。送往医院后,孩子出现两次惊厥,虽经三小时抢救,但最终不幸离世。孩子父亲悲痛表示:”很内疚这5天没有在家照顾你,多希望你只是睡着了。”这个案例给所有家长敲响了警钟,需要更加重视儿童发热的正确处理方式。
发烧为何会危及生命?
发烧本身是身体对抗感染的正常反应,但当体温持续过高或处理不当时,可能引发严重后果。持续高热会大大增加身体代谢率,使心脏负荷加重。对于儿童而言,他们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更容易出现体温急剧升高的情况。
更危险的是,发烧可能是严重感染的外在表现,比如脑膜炎、败血症等疾病都会以高烧为前兆。这些感染若未得到及时治疗,可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为感染性休克或多器官功能衰竭。因此,不能简单地将发烧视为普通症状,而忽略了其背后可能隐藏的重症风险。
认识热性惊厥及其危害
热性惊厥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惊厥原因,多发生在6个月至5岁儿童,通常发生在体温急剧上升期。发作时患儿会出现意识丧失、四肢抽动、双眼上翻等症状,持续时间一般在数分钟内。
虽然大多数热性惊厥不会造成长期后遗症,但需要警惕复杂性热性惊厥。如果惊厥持续时间超过15分钟、24小时内反复发作、发作后意识恢复缓慢或伴有神经系统异常表现,这些都提示可能存在更严重的颅内感染或神经系统疾病。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惊厥持续状态(惊厥超过30分钟)可能导致脑损伤,必须立即就医。家长要学会识别惊厥的前兆表现,如精神萎靡、烦躁不安等,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孩子高烧不退的正确处理方法
科学监测体温
发现孩子发烧时,应使用经过校准的电子体温计定时测量,建议每2-4小时测量一次,并做好记录。除了关注体温数字,更要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如果体温未超过38.5℃但孩子精神萎靡,或体温超过38.5℃但精神状态良好,都需要区别对待。
合理使用退烧药
对儿童来说,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是相对安全的退烧药物选择。使用时要严格按照体重计算剂量,避免过量。需要注意,退烧药起效需要一定时间,不要因短期内效果不明显而重复用药。
及时补充水分
发热期间要鼓励孩子少量多次饮水,也可以适量补充口服补液盐、稀释的果汁等。观察尿液颜色是判断补液是否充足的重要指标,若连续4-6小时无排尿,提示可能存在脱水。
识别危险信号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必须立即就医:3个月以下婴儿发烧;持续高热超过3天;出现抽搐、意识模糊;呼吸急促或困难;拒绝饮水;出现皮疹;颈部僵硬;或退烧后精神状态持续不佳。
物理降温注意事项
在孩子感觉燥热时,可以用32-37℃的温水擦拭颈侧、腋窝等部位。但要避免使用酒精擦浴,这可能引起不良反应。同时要适当减少衣物,保持室内通风。
结语
面对孩子发烧,家长既要保持冷静,也要具备基本的判断能力。这个悲剧提醒我们,孩子的健康无小事,任何异常都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希望通过科普这些急救知识,能够帮助家长们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避免类似悲剧再次发生。记住,及时就医永远是最安全的选择。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