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成功为一名终末期心衰患者
同期实施了人工心脏植入术
和冠脉搭桥术,
这次手术的突破性在于,
医生是在心脏不停跳的情况下
完成手术的,
这在云南尚属首次。
术后,
患者恢复良好,
已准备出院迎接新生活。
赵先生来自贵州,有急性心肌梗塞病史,植入过2枚冠脉支架。今年春节过后,他开始出现胸闷、气促、乏力等症状,病情加重。7月时,他在当地医院被确诊为严重的心衰合并心源性休克,为寻求生的希望,8月,他转诊到了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 壮可:“当时其实他的心功能已经非常差了,因为他的存活心肌已经非常少了,进入了终末期心衰的状态。终末期心衰的病人 ,他们的一年存活率只有20%到30%左右。”
入院后,经心衰中心多学科专家团队检查评估,赵先生冠状动脉的大部分有严重狭窄、心功能也严重衰竭。此时,常规药物治疗和冠脉介入手术对他来说都效果甚微。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 熊达:“一旦发展到终末期心衰的阶段,唯一的办法就只有两条路,一条就是做心脏移植,另一条就是我们采用的人工心脏植入,因为心脏移植受到供体等客观因素限制,往往患者在等待心脏移植的过程中一个是非常痛苦、非常危险;第二个是很多患者都等不到供体,丧失了生存机会。”
为挽救赵先生生命,医院组织心脏大血管外科、心血管内科、麻醉手术科、重症医学科等10余个科室组成专家团队,并展开多次多学科会诊和评估,结合他今年4月出现过脑梗死的病史,医院认为采用非停跳心脏手术技术植入人工心脏是当前最适合赵先生的治疗办法。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 熊达:“心脏不停跳来进行手术,最大的优势是整个手术过程中,心脏都没有缺血缺氧的打击,而且全身所有的内脏器官都有充沛的血液供应和血压的维持,还有因为不需要阻断主动脉,所以发生主动脉粥样斑块脱落等等导致的脑梗塞,这样的并发症风险也会大大降低。”
此前,云南省内开展的人工心脏植入手术都是采用体外循环心脏停跳的方式进行,此次在心脏不停跳状态下进行,对于手术团队是不小的考验。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 熊达:“在跳动的心脏上,要在心尖部位开一个两厘米不到的孔,然后把左室心室辅助泵的泵头安装到开孔的左心室心尖的位置。在跳动的心脏上进行缝合,发生撕裂、破裂、出血的风险就会有所增加,另外我们要在两毫米以内的冠状动脉上完成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同样在跳动的心脏上来做,手术难度也会明显增加。”
最终,在严密手术方案的保障下,以及手术团队的密切配合下,手术成功完成。术后赵先生心功能显著改善,没有出现并发症,目前生活完全能自理,已准备康复出院。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 壮可:“患者很年轻,只有40多岁,携带了这样一个左室辅助装置,对他的生活影响其实是很小的,因为这个装置只有90克,回去之后,患者就可以顺利开始他的工作、家庭和生活了。”
记者:方圆 江涛
来源:YNTV2都市条形码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