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水库完成2025年175米蓄水目标

2025年10月24日,三峡水库成功达到175米正常蓄水位,标志着本年度蓄水任务圆满完成。这一成果不仅刷新了水库自2020年以来连续6年稳定蓄水的纪录,更创下了10月下旬完成蓄水的历史最快速度,比往年平均提前约15天。

三峡水库2025年蓄水.jpeg

此次蓄水背后,是一套融合科技与生态的智能调度体系在发挥关键作用。水利部门通过卫星遥感监测流域雨情,结合AI算法动态预测入库流量,实现了日均入库流量3.2万立方米/秒与出库流量的精准匹配。特别在9月长江流域遭遇反常秋汛期间,水库通过错峰调度将最大下泄流量控制在4.5万立方米/秒以内,既保障了中下游防洪安全,又为后续蓄水争取了宝贵时间。

蓄水完成后,水库蓄水量达393亿立方米,相当于2793个西湖的水量。这一“超级水塔”将在多维度释放效益:发电方面,可使三峡电站年发电量稳定在1000亿千瓦时以上,满足华东地区约8000万居民的年度用电需求;航运领域,库区航道水深提升至3.5米,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重庆港,运输成本降低约35%;生态保护上,水库通过动态生态流量调节,保障了中华鲟等珍稀鱼类的繁殖洄游通道。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蓄水首次引入生态基流保障机制,在蓄水期间始终维持坝下最小下泄流量不低于6000立方米/秒,较以往提高15%。这一调整使中下游湿地生态补水得到加强,监测显示洞庭湖、鄱阳湖枯水期提前现象已得到缓解。

随着175米水位的落定,三峡水库正以“防洪、发电、航运、生态”四重功能的协同发力,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注入稳定动能。水利专家指出,此次蓄水效率的提升,或将成为未来应对极端气候条件下流域水资源管理的范本。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上一篇 2025年10月23日 14:35
下一篇 2025年10月24日 15:5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