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发帖反映,一家酒店提供的白色拖鞋明显起球,鞋内还有毛发,质疑这些拖鞋被重复使用。
最后,涉事酒店相关负责人向媒体承认,出于环保考量,该酒店拖鞋经消毒清洗后会循环使用 2、3 次。这件新闻一经发布,就引起了广大网友的讨论,快速登上热搜。
我们可以从很多维度来谈论,比如法规、经济和管理。今天,借此契机,我们仅讨论背后的科学和健康风险,也就是说穿了消毒后的拖鞋会有什么后果,希望可以帮大家消除心中的一些疑惑。
拖鞋,确实可能携带病原体
拖鞋是经常接触外界环境的物品,也是广义上的“衣物”中最脏的物品之一。很明确的是,拖鞋是病原体的潜在载体,相关的病原体可能会是细菌、真菌、病毒,甚至是寄生虫。下面是几个典型的例子:
· 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可能引起毛囊炎,铜绿假单胞菌可能引起绿甲;
· 真菌:红色毛癣菌可能引起脚气(也就是足癣);
· 病毒:人乳头瘤病毒(HPV)可能引起跖疣、寻常疣;
· 寄生虫:疥螨可能引起疥疮。
具体可能携带什么病原体,要看使用过拖鞋的人的健康状况,也看拖鞋去过什么地方。这是因为,拖鞋里面、鞋底、鞋套以及拖鞋接触的地面等表面,都可能被病原体污染。
有数据显示,即使在日常地面清洁的情况下,鞋套在接触地面 5 分钟后也会受到污染,且可将病原体转移到床单上。再拿一篇类似的研究来说,学者发现,医疗环境中,鞋底能被多种病原体污染,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艰难梭菌、大肠杆菌乃至于新冠病毒。
尽管酒店环境不同于医院,但住客在内外环境走动,其鞋底(包括拖鞋)接触地面后,同样可能沾染并传播病菌。此外,病原体可以通过袜子从地板转移到床单上,这与住客穿着拖鞋在房间内走动,然后将脚或拖鞋接触到床品的情况类似。
免责声明:本站转载的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